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左翼回归:政党政治新变化与外交政策走向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当代世界》

    摘要:在2024年7月举行的英国议会下院选举中,工党获得压倒性胜利。这意味着英国政党政治发生了以左翼力量回归为主线的新变化。与此同时,以改革党为代表的右翼民粹政党的力量也得到了增强,英国政党格局的碎片化程度进一步加剧,其选举制度中本已存在的“民主赤字”现象更加严峻。受工党自身的锐意改革、保守党糟糕的执政表现、改革党的参选导致右翼选民分散及“政治钟摆”效应等因素综合影响,工党在14年后得以重新执政。在此背景下上台执政的工党力求变革,提出“进步现实主义”的外交理念,并将安全作为外交重点议题,将欧洲作为外交重点方向,但在处理大国关系等方面其延续将大于变化。

  • 近代征收香港军税研究(1865-1941)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4-22 合作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

    摘要:一般以为,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香港无须向伦敦缴税。其实,1865年英国政府就开始向港英政府征收军税,用于驻军开支。1895年,英国政府将原来定额征收的香港军税,改为按照香港岁入(不包括卖地收入)的17.5%比例征收。1902年起,又改按香港岁入(不包括卖地收入等)的20%比例征收,从而水涨船高地长期分享以鸦片贸易收益为核心财源的香港岁入及经济红利,甚至将香港军税用于新加坡海军基地。香港政、商两界一直反对英国对港征收军税,反对香港分担英国对华、对日贸易的防务费用,坚持要求按照净收入计算军税,以便提高经营成本,减少军税缴付。可是,英国政府却一再驳回香港方面的反对意见。1941年12月25日,日军占领香港,英国政府无法再征收香港军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政府恢复对港征收军税,继续分享香港经济复苏与起飞的红利。

  • 报刊对法国大革命的态度转变探(1789—1815)

    分类: 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浙江学刊》

    摘要: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对当时的英国产生巨大影响,不仅促进了激进主义的发展,更导致英国政治进入一段长时间的保守时期。在国内外局势的影响下,从1789年到1815年,英国报刊对于法国大革命的态度发生了两次转变,由开始的欢迎到后来的反对,再到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转变。在两次态度转变的过程中,一方面,报刊作为舆论宣传的工具,直接影响国内舆论对于法国大革命的态度;另一方面,报刊作为舆论的风向标,更体现了英国对于法国大革命态度转变的过程。

  • 消费发展升级:经验的借鉴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4-12-04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随着人均GDP从不足1000美元逐步提升至1 万美元以上,消费在英国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增强,最终消费率呈U形变化,消费贡献波动上升,并在高人均GDP阶段凸显。当前中国正处在从中高人均GDP阶段向高人均GDP阶段迈进的关键时期,借鉴英国消费发展经验,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多措并举,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中国的消费发展升级。

  • 产教融合视角下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与驱动机制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3-10 合作期刊: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摘要:从产教融合视角来看,英国学徒制从传统学徒制向现代学徒制成功转型,形成了两种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企业—学校—终点评估组织”合作的中、高级学徒制育人模式与“企业—高校”合作的高等、学位学徒制育人模式。随着智能化时代到来,企业对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增加,接受中高级学徒制教育的人数在下降,接受高等、学位学徒制的人数明显上升。政府的政策供给、雇主的主导参与、培训提供者的需求驱动变革以及学徒的个人发展需求是英国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围绕“培养满足雇主需求的学徒”这一共同目标,实现合力运转。英国的经验提示我们可以关注四方面工作:专门立法与专项经费保障、本硕层次学徒制建设、学徒培养项目化管理和学生的引导与保障。

  • 脱欧对涉华贸易救济措施的影响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2-02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2019 年3 月6 日,英国国际贸易部正式对外宣布,英国新设立的贸易救济调查团队即日起开始履行职能,这标志着英国脱欧后独立实施贸易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自主开展贸易救济调查取得重要进展。本文从欧盟现有贸易救济体制和英国脱欧后的贸易救济法律框架入手,以英国脱欧后对现有贸易救济措施和新立案件的处理为重点,分析英国独立实施贸易救济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并提出政府和企业层面的相关应对建议。

  • 法官对认罪从宽制度的补足作用及启示

    分类: 法学 >> 诉讼法学 发布时间: 2024-10-11 合作期刊: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为高效处理大量积压案件,减轻刑事司法负担,英国确立并发展了认罪答辩和量刑从宽制度。为维护制度的正当性与合法性,英国法官通过审查犯罪事实以保证被告人认罪依据的真实性;依被告人申请提前告知最高刑罚,以帮助被告人理智地作出认罪决定;依据精密的法律规范谨慎裁量从宽幅度。英国法官独立审查案件事实、谨慎履行告知义务、严格遵守裁量规范的司法补足作用,对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要重视被告人认罪认罚真实性的实质审查,进一步优化对被告人的权利告知,细化法官从宽量刑的裁量依据,从而促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更好发展。

  • 城市化对政党变革发展的影响研究

    分类: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3-10 合作期刊: 《城市学刊》

    摘要:政党与城市发展紧密相关,城市为政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城市化直接推动了政党的变革。英国城市化时期,城市吸引力不断増强,大批人口流入城市,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政治与城市社会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英国政党在城市社会阶级结构变化和社会力量分化组合的过程中,积极争取选民支持,通过推动议会改革,不断巩固社会基础,逐渐建立与完善地方组织、全国性组织。

  • 罗马法复兴与民商法的成长

    分类: 法学 >> 法律史 发布时间: 2025-03-14 合作期刊: 《河北法学》

    摘要:英国民商法成长的过程,正是罗马法复兴运动蓬勃迸发的时期,通过两岸的交流往来,罗马法在英国民商法的多项制度上留下了很深的痕迹。因而选取了财产法、契约法、信托法这几个古老而经典的领域。在财产法中,财产的分类与土地的占有保护正是受到了罗马法诉讼形式的启发,布拉克顿也为系统引进财产的取得方式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价原则构成了整个英国契约法的核心,其中的制度与观念都离不开罗马法原因理论的支持;在信托法形成的过程中,罗马法的遗产信托也为用益制的设计提供了不少灵感。罗马法对英国民商法的影响,促成了法之通理与通制的产生,正义缘于程序、裸约如何穿衣,自由何以实现组成了这三大领域的中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英国民商法乃至世界法律发展的规律。

  • 19世纪报纸在犯罪案件报道中的双重角色探析——以对育婴业案件的报道为例

    分类: 新闻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5-01-13

    摘要:19世纪下半叶的英国产生了一种被称为“育婴业”的行业,该行业主要由私人经营,可被视作一种有偿托儿服务。随着几起与该行业相关的恶性案件的发生,该行业逐渐被视为一种通过杀死婴儿以获利的犯罪行为,而非正常的商业行业。因为育婴业案件涉及谋杀等易吸引读者的内容,因此各家报纸对之进行了大量的报道。通过分析这些报道可以发现,19世纪的英国报纸在以育婴业案件为代表的犯罪案件的报道中扮演了一种看似矛盾的双重角色:一方面,通过大量的同质性负面报道,报纸成功地引发了民众的恐慌情绪,煽起了一场针对育婴业的“道德恐慌”;另一方面,报纸还通过对涉案人员进行道德评判,并呼吁相关各方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的方式起到了传播主流价值观和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作用。这种看似矛盾的角色背后则反映出了当时英国报纸的两种不同性质,即作为商品的逐利性与作为社会喉舌的公益性,以及二者在很大程度上的结合。

  • 借鉴发展多边援助的管理体制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关系 发布时间: 2024-12-12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英国积极支持多边主义,多边援助管理相对集中,通过发展部的专业技术支持,积极参与塑造国际发展议程,并通过评估和绩效管理推动多边机构改革、提升援助效果。但是,英国多边援助日益服务本国利益引发争议、多边援助管理逐渐分散而面临挑战、自身管理体系与多边机构管理体系的平衡等问题也值得关注。

  • 1976年索韦托惨案与对南非外交政策的调整

    分类: 历史学 >> 世界史 发布时间: 2025-03-20 合作期刊: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1976年南非“索韦托惨案”爆发,国际社会纷纷遣责南非政府的种族隔离政策,并对南非采取各种制裁措施。然而,英国政府仍坚持过去姑息纵容南非种族隔离的政策,甚至在联合国大会上公开反对制裁南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内部“人权”意识加强、政府挽回国际声誉、国际社会共同制裁南非的巨大压力等因素,从内外两面促使英国政府调整对南非政策。英国在1977年下半年转向疏离南非:提高英资跨国公司有色人种员工的待遇,并加入制裁南非阵营。从整个冷战时期英国对南非政策来看,这一阶段英国对南非政策不过是被动调整,并非其本意,但客观上有利于当时国际社会对南非制裁的顺利实施。一旦国际压力不再强大时,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又重新回归了继续包庇南非的老路。

  • 绝对君主专制制度的特征及其历史作用

    分类: 历史学 >> 世界史 发布时间: 2025-03-10

    摘要: 英国绝对君主专制形成于15世纪80年代中期都铎王朝建立,结束于17世纪30年代末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历时时间不长。英国绝对君主专制具有没有常备军,没有庞大的官僚机构和食禄官吏,国会一直存在并对君王有监督之权,教会成了国家机器的一部分,专制王权的形成主要受国内阶级结构的制约等明显特点。英国绝对君主专制具有正反两面性的历史作用,总体来说是初期和中期以起进步作用为主,后期渐渐趋于保守和反动,最终被资产阶级革命所推翻。

  • 族群问题与身份政治之争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发布时间: 2024-12-26 合作期刊: 《当代世界》

    摘要:21 世纪以来,随着白人人口规模下降和穆斯林群体人数增加,英国的族群结构出现显著变化,由此引发的族群矛盾呈加剧之势。在英国极右翼、民粹势力的推波助澜下,英国国内种族、宗教、文化、移民等维度的身份政治之争越发尖锐。这些情况既是英国族群结构变化的体现,也是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相互交织、英国政党激烈博弈、国家治理政策失当、社会极化等问题的现实映射。斯塔默执政后,工党政府寻求在推动“国家复兴”的基础上强化国家认同,尝试整合经济社会政策的综合性解决方案,以从根本上解决族群矛盾和身份政治问题。但是族群矛盾持续加剧的总体态势以及英国内外多重制约因素,将限制工党政府的政策效果,其应对族群问题和身份政治之争的前景不容乐观。

  • 工党的思想流变与大选沉浮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发布时间: 2024-10-23 合作期刊: 《当代世界》

    摘要:从2010年布朗政府下台到2024年斯塔默政府执政,蛰伏十四年的英国工党在思想上经历了米利班德“一国工党”、科尔宾主义和斯塔默主义,分别对应工党激进左翼复兴、高潮和消退三个阶段。经过2015年、2017年和2019年大选的检验,党内激进左翼对工党的十年改造宣告失败。在斯塔默领导下,工党重新回到温和左翼的道路上,并以“变革”为竞选口号赢得2024年大选。然而,斯塔默执政班底在思想理念、政策方针和政党形象等方面还相对模糊,此次大选与其说是工党的胜利,不如说是保守党的失败。重新执政对工党而言是一个重要契机,斯塔默政府能否长期执政取决于工党如何面向未来提出并落实新的理念和政策,以有效的执政业绩赢得选民的支持。

  • “廖案”以“许案”作结:蒋介石崛起的预演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

    摘要:廖仲恺遇刺案发生后,国民党中央决定汪精卫、许崇智、蒋介石三人组织“特别委员会”处理紧急情况。案情比较迅速地趋向清晰,但却以许崇智下台,被迫“赴沪养”而告一段落。“廖案”甫一发生,蒋介石即指英国所为,这是因为孙中山晚年革命矛头逐步指向帝国主义,尤其是英帝国主义,“关余”斗争中双方矛盾激化,从而使蒋介石等人形成了凡遇坏事必疑英国的惯习,“商团事件”和“沙基惨案”等更强化了这种认知,蒋介石甚至准备对英备战。处理“廖案”时,鲍罗廷和共产国际认定陈炯明及其背后支持者英国对革命形成了致命威胁,但许崇智却不行动,甚至想取而代之,包庇深深卷入“廖案”的部下梁鸿楷等人。鲍罗廷等利用许崇智与胡汉民的个人恩怨先除掉梁鸿楷等人,进而以许崇智把持财政为由,由蒋介石率领黄埔学生军和第一军采取军事手段,解决了许部。鲍罗廷等以为解决许崇智,蒋介石等“左派”上台,国民革命即可顺利推进,殊不知,革命的致命威胁已经培育出来,蒋氏势力已经崛起。

  • 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监管研究 — — 以FRC处罚毕马威为例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26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在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中,注册会计师扮演着重要的“看门人”角色,对审计质量的有效评估和持续改进是发挥审计作用的重要内容。本文以英国财务报告理事会针对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的审计质量检查为例,重点就英国建筑承包商卡瑞林的财报及审计问题,围绕审计人员的不当行为,讨论监管部门对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人员的惩戒措施。研究认为,对审计师的监管需要在自律和他律方面着力,案例中所披露的调查细节,会计师事务所面对审计质量检查时表现出的积极配合态度和持续改善行为,以及监管部门开具罚单过程中体现出的标准确立依据及调整考虑因素等,为我国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大选之年《农业转型计划》重大更新:变革动力、政策意蕴与未来演进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世界农业》

    摘要:2024年是英国大选之年.新年伊始,英国完成了脱欧以来最大规模的农业政策更新,推出了修订版 «农业转型计划».俄乌冲突和脱欧后遗症持续冲击英国农业、农业可持续性危机并未根本改观、农业补贴持续减少、农民收入持续恶化等多重因素叠加,构成了英国推出修订版 «农业转型计划»的动力.修订版 «农业转型计划»的核心意蕴是增进粮食安全,纠偏激进的农业环境政策.研析英国农业政策的未来演进可知,可持续性是英国未来农业政策的远景目标,粮食安全是英国未来农业政策的重要关切,政府补贴是英国未来农业政策的有力抓手,迈向合作是英国未来农业政策的变革路径.基于此,中国农业政策变革应致力于实现以下目标:一是构建愿景,增强农业可持续性;二是科技创新,增强粮食自给能力;三是关注聚焦,持续提高农民收入;四是合作治理,改善农民公共参与.

  • 国家档案馆在线教育服务的发展及启示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1-23

    摘要:档案馆面向公众提供在线教育服务,不仅有助于教师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而且 有利于学生学习,增强档案意识,还能大大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益和档案馆的服务水平。本 文通过文献和网络调研等方式,梳理英国国家档案馆在线教育服务的内容和技术,分析其特点, 由此启示我国档案馆应该转变思想观念,重视档案资源的教育价值,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整合 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丰富档案教育资源形式。

  • 从模糊的镜像中发现“人类的共性”——钱锺书牛津论文的发表与修订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20 世纪 30 年代后期,钱锺书于牛津大学完成学位论文《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 该论文正式发表后,又经他本人进一步修订,形成鲜为人知的未刊新本。发表和修订内容的异同,反映出钱 锺书对外国文学里中国形象这一论题认知的扩展与深化,还可窥见他在抗战前后学术心态的变化,即认为不 同文化间的交流实则貌异心同,“溢美” 或 “丑诋” 都无法接近认知的真相。某些以偏概全的民族特征考察 与批评,实则不过印证了一种 “人类的共性”。在牛津留学时期的学位论文创作上,钱锺书显然未能充分施 展自身的研究抱负和读书志趣。由于对现代大学体制中的学院派论文不满,他继而转变了研究方向,从关注 中国形象转向探索 “人类的共性”,这为其后续的学术研究取向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