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0-22
摘要:“语文”只是中小学一个科目的名称而已,仅仅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称呼。最好是将“语文科目”(或“语文学科”)简称为“语文科”。“语文教育”就是“语文科”的实施,包括实施中的内容材料和师生行为,这是一个上位的或总括的概念,涵盖语文课程、语文教材、语文教学、语文测评、语文学习、语文教师等,具体内容包括阅读教育、写作教育、文学教育和寓于语文科的审美教育、思政教育等。语文教育背后并不存在一个与之完全对应的语文学,在某种意义上,对语文教育的专门研究应形成一个学科,那就是目前亟待完善的语文教育学,因此我们倡导“语文教育学”的回归。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发布时间: 2024-07-09
摘要:本文为2023年度东莞明朗教育科研课题“新时代基础教育语文新知识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全文主要内容按照“言之有据-言之有物-言之可行”的框架分三篇共九章。上篇为“专业解读语文新课标”,包括第一、二、三章,对语文新课标的语文课程性质、语文教育教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分别做出学理性、理论性、专业性解读,使人明确该研究“言之有据”;中篇为“与时俱进建构语文新知识”,包括第四、五、六章。通过“从汉语拼音到汉语音标”“从偏旁名称到偏旁标准名称”“从知识点到知识内容”,分别释放出规范汉字音标、偏旁等语文新知识的魅力,使人明了该研究非空谈而实乃“言之有物”。下篇为“语文科学探索无止境”,包括第七、八、九章,通过建构支撑语文规范化教学创新发展的新学科、新方法和二次语文新知识体系,使人从中明悉该研究“言之可行”。另文前以“引言”介绍本课题研究背景、目的、方法及主要术语约定,文后以“结束语”简要介绍研究结果、总结及未来展望。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11 合作期刊: 《江苏教育研究》
摘要:语文要素作为语文训练的基本构成,能推动学生深度学习,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语文要素的深度学习聚焦个体经验的拨正与知识结构的重构,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参与及体验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内化原理与规律、迁移认知与运用,关注学生分析性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8-07
摘要:运用大概念来重构课程内容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之一。我国语文课程知识存在如下问题:内容僵化陈旧,形态过于单一,缺少层级序列,建构缺乏科学机制。用大概念建构语文课程知识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大概念能助力语文课程知识更新,能使离散的课程内容结构化,能为语文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提供便利。针对如何用大概念建构语文课程知识有三点建议:坚持“学习者、当代生活、学科专家”三位一体的原则,建构一套科学的语文课程大概念内容体系,开发支撑语文课程大概念的其他知识。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8-07
摘要:本文检索了1995 年至2023 年300 篇中小学语文教育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论文,分析这些博士的学位授予年份、授予单位、指导教师、学科专业及其论文的研究内容,发现其研究多集中在教学、教育、课程、教材、教师、评价、知识和学习等方面,呈现出如下特点:重教学轻课程,重阅读轻写作,重文学轻文章,重历史轻现实,重资料轻学理,重经验轻实证等。对此提出四点建议:强化语文课程本体内容研究,重视语文课程研制和教材研制队伍建设,加大实证研究力度,积极吸纳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发布时间: 2024-09-20
摘要:本文主要面向广大中小学师生和家长探索性建构与回答:基于语文新课标新教材提炼语文学习链(学生与家长)和语文教学链(教师),建构语文学习生态,呼吁广大师生家长坚持和发展“语文学习生态观”,应用语文规范化教学理论和方法,能基于学生语文知识学习(近期目标)和个人终身学习成长发展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和能力(长远目标)去进行语文的教学与学习训练。本文同时专门针对2024年秋季小学一年级使用最新版语文教材,给出一年级上册语文知识教学量化标准体系,对教师进行精准化语文规范教学和家长进行精准化语文学习辅导,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本文提出的语文学习生态论和观点,对哲学社科领域(教育学)探索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以及在汉语、汉字、语文知识的精准化规范教学实践上创新,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8-22
摘要:“互联网+”的时代为语文阅读提供了异常丰富的资源、条件乃至工具,让智慧阅读成为可能。智能化教学已然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运用互联网技术,变革阅读教学,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模式和体系,最终形成线上线下空间课程的融通整合体系。我们需要引领并实现由传统阅读方式向智能化阅读的有效转变。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4-08-14
摘要:汉语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载体,文化的理解传承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成语、古诗文、名人名言等文化负载词的教学中,语义误读现象时有发生,表现为断章取义、望文生义、以偏概全、曲解讹传等。师生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提高警惕,博采众长,尽量避免语义误读。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发布时间: 2025-04-26 合作期刊: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摘要:“学习情境"实为这样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承担适应现实生活中真实需求的语文学习任务,具有与之相适配的语文学习资源;促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实践的主体,并在适宜的实践活动中获得运用语言文字解决有意义的实际问题的语文核心素养。当下对“学习情境"的误读较为普遍,有将其视同“语境”混同“情境教学”等同社会生活等。研究认为,语文“学习情境"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这是设计“学习情境”的基本原则,秉持此原则,创设“学习情境"可把握以下“四性":语文生活的多样性、课程领域的差异性、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学习主体的适应性。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发布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中小学管理》
摘要:面对即将使用的新修订统编语文教材的新亮点、新变化,一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是课程改革进程中守正前提下的创新,是加强新时代语文课程建设的需要;同时要立足新课标、新修订教材以及自身的教育实践,把握好其中的“变”与“不变”、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做好新修订教材使用的理念准备、能力预备、方法储备,切实用好新修订教材,培育好时代新人。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发布时间: 2025-04-26 合作期刊: 《江苏教育研究》
摘要: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创设激发潜能、调动情愫的任务群情境,关联多维度的实践任务,寻找合适的视角将诗词中的画面具象化、内容场景化、诗句意境化。基于任务群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以“循意象”为依托,从“还原”走向“审辨”;以“跨学科”为基点,从“融合”走向“驱动”;以“链专题”为导向,从“趋同”走向“析异”。鼓励学生深入体会浸润于诗词中的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1-20
摘要:利用现行统编语文教材“双线组元”编排特点,以学习任务群理念为指引,通过提取核心目标,引领学习任务方向;从核心知识、文化自信、课程视野三个角度统整“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搭建好任务枢纽;在智慧地评价激励下,整体地学、自主地练,优化语文要素教学的转化,提升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8-22
摘要: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策略,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基础、认知过程、思维方式、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充分发挥“教学评一体化”评价的育人价值,借助多元活动创新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同时,教师还需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深入分析教学表现内外影响因素,给予学生针对性学习指导,点燃学生学习热情,彰显新时代语文教育“立德树人”担当,进而达成“教评融合,以评促学”的育人目的。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汉语言文学 分类: 世界汉学 发布时间: 2025-04-14
摘要: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Sinology形成一个学科,并逐渐发展,但其涵盖的范围远不止于对汉语言文化和历史的研究。早期的“Sinology”不仅包括汉语文学,还涉及蒙古语、满语、藏语等与彼时欧洲共时的清代中国的多语言文化。因此,将Sinology等同于“汉学”,这种理解是对其内涵的简化与误解。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西方民族语文学和东方学的兴起,Sinology作为西方东方学的一支而兴起,它是对清代中国多民族语言、文献、文化的研究。尽管在当代人文学科的分化中,Sinology逐渐失去其作为独立学科的地位,但在中国,Sinology却经历了一次重生,近40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但中国学者在引l人西方汉学成果时,常常忽视了Sinology与现代的“中国研究”之间的根本差异,我们今天对西方汉学的理解缺乏对其历史发展轨迹的考察。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发布时间: 2025-02-28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了六大学习任务群,童话阅读是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学习任务群探究小学中学段童话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目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研究立足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在学习任务群视域下,调查了Y市5所小学中学段童话阅读教学现状,分析小学中学段童话阅读教学存在情感共鸣缺失、单元教学理念不强、教学活动设计单一的问题,并提出了以下策略:创设童话情境,增强移情理解;整合教学资源,促进教学迁移;丰富教学活动,发展创编思维,以期为小学中学段童话阅读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提高小学中学段童话阅读教学效率,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0-22 合作期刊: 《创新人才教育》
摘要:近体诗是有特定规则的古典诗歌,是语文教科书中所编选诗歌的体裁之一,是达到课程标准相关要求的重要学习资源,也是高考古诗词阅读试题中的常选诗体。然而,缘于近体诗特殊的艺术形式,学生常常很难理解与欣赏这类诗;教师在教学近体诗时,常会陷入将其与古体诗等同的误区。要提升学生理解与欣赏近体诗的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依据诗体特征,辨明诗歌体裁;二是依据对仗规则,理解诗句之意;三是依据韵脚特征,体会诗歌情感;四是依据平仄规则,体悟语言特征;五是依据诗歌意脉,补充省略内容。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9-03
摘要:批判性思维能力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之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对批判性思维提出了具体要求。语文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已是有识之士的共识;课堂教学中,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地运用不同方式渗透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改革尤其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9-20
摘要:“基于心性品德涵养的高中语文自主学习研究”,缘情境困惑选题立项,用行动研究量身定“法”,借实地培训通经活络,凭联手协作增智聚力,向实践过程问策求解,靠全面反思“证果”悟道,形成以语文“六自”修习范式为代表的崭新系列成果。这些成果及其产生过程,既展现了该项行动研究的个性风格,也揭示了基于校本的课题研究之典型特征,其内在机理和生命意蕴是:两条文化信念化生五种修习策略,五种修习策略凝成一个修习范式,一个修习范式造就三样文明素质,三样文明素质奠基百年人生幸福。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发布时间: 2025-04-26 合作期刊: 《江苏教育研究》
摘要:传统的“流程式”集体备课存在新手思维局限、课本观念束缚、过程模糊、分工协作失衡、重教轻研等问题,凸显集体备课在理念与实践层面的偏差。生长型的“过程式”集体备课,构建从新手到能手、以生为本、过程精准、重视协作、强调教研的新范式,为小学语文集体备课革新提供新思路。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11
摘要:本研究凭借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体系,运用对比分析法、内容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等多元研究方法,将高考作文“套路化”现象与历史上的八股文,放置于社会、教育、文化的综合性、系统性研究视角之下展开深度探究。旨在从形式特征、内容实质、产生根源、社会影响等多个维度,全面、深入地揭示两者的异同之处,并基于此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高考作文改革路径,为语文教育革新事业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