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实践逻辑:基于价值共创视角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价值共创视角有助于分析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内涵与特点,以及价值共创在高校有组织科研中的表现,包括国家战略与高校行动的协同、科研产出与人才培养的融合、自由探索与集中攻关的平衡、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的互动等多个方面。分析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实践逻辑,可指向相应的实践策略。这些策略包括整体的布局规划、功能定位、运行模式以及生态氛围的营造。通过切实地实施这些实践策略,能够有力地推动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发展,从而为国家的战略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贡献。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学徒制政策变迁研究——基于ROST-CM6的文本量化分析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2-11

    摘要:中国特色学徒制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制度形态之一,也是推动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选择。对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政策进行梳理,为优化和调整中国特色学徒制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通过运用ROST-CM6软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学徒制相关政策文本词频以及语义网络发现: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政策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历经孕育探索、起始进展、深化提升三个时期,并呈现出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主要任务、以落实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为突出特色、以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导向的政策特征。虽政策体系愈加完善,但仍存在政策中育人功能缺项、培养主体缺位以及制度对接缺失的问题,基于此,为推动中国特色学徒制有效落实,提出了落实技能与人文并重的育人理念、推行专门而稳定的政策以及强化持续有效的校企合作措施来帮助新时代中国特色学徒制政策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

  • 童年拾光:儿童时间知识学习与创造

    分类: 教育学 >> 学前教育学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4-09-24

    摘要:时间知识是以时间单元系统(秒、分、时、日、月与年等)为基本内容的意识生成与表征,其是时间概念的延展化、层级化与体系化。与时间知识相关的技能可归结为“习俗时间知识理解”与“情景时间知识应用”。被动学习与主动创造是儿童获取时间知识的主要途径,具体表现为:机械式记忆的同化、时间制度化的顺应、事件喻指的时间建构、言语与社会互动赋义。此外,儿童时间知识获取还受到年龄大小、时间尺度、数学能力的影响。生成认知论强调的“行动即认知”与传统文化注重的“知行合一”启示:时间知识既是静态结果,更是动态过程。

  • 注意缺陷多动儿童时间感知:表征与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4-09-03

    摘要:众所周知,时间感知缺陷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儿童的典型行为特征。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表明,ADHD 儿童的时间感知缺陷存在一些有必要深究的新特点,具体为:相对于正常发育儿童,(1)时间加工中的客观时距“大小效应”更强;(2)综合 ADHD 儿童的短时距加工能力,受损更严重;(3)时间加工缺陷不受药物治疗的影响。基于文献梳理,“阶段模型”“行为抑制”“平行网络”与“延迟厌恶“理论,能对 ADHD 儿童时间感知缺陷的多样性特征予以机理性阐释。值得注意的是,ADHD儿童也保留了一些正常的时间感知特征。比如,亚秒级时间感知表现、听觉时间估计能力相对完好,先天 vs.后天、连续 vs.阶段性等发展性表现,趋近于同龄正常发育儿童。

  • 共生 or 异变?注意缺陷多动(ADHD)与阅读障碍(RD)儿童的时间认知缺陷甄判

    分类: 教育学 >> 特殊教育学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4-08-14

    摘要:ADHD 与 RD 儿童皆存在时间认知缺陷。研究者倾向于认为:RD 儿童的时间认知缺陷,聚焦于与声学刺激相关的加工过程(如涉及语音意识的文字词汇加工),且多表征于时间加工早期阶段——前注意水平(pre-attentional level);然而,RD 儿童的“动作定时缺损”,也存在于长时距加工之中(如在超秒时距内的节奏/节拍加工)。ADHD 儿童时间认知缺陷则聚焦于与空间刺激相关的加工过程,且多表征于时间认知加工的中晚期阶段——注意水平(attentional level)。时域采样理论(the temporal sampling theory)、注意-闸门模型(attention-gate model)分别为 RD 和 ADHD 儿童的时间认知缺陷提供了解释,而基于纹状体拍频模型(striatal beat frequency model, SBF)的皮层振荡网络系统(the cortical oscillations system),则为两类儿童的时间行为提供了理论整合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在同步发现两类儿童纹状体激活异常的同时,在诸多认知任务也发现了“颞平面”“顶叶”“辅助运动皮层”等结构链的激活差异。这提示,两类儿童时间认缺陷或许存在各自的特异性。

  • 上进的边界与陷阱:中职学生歧视知觉诱发自杀意念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4-07-25

    摘要: 目的:考察中职学生歧视知觉与自杀意念的间接作用路径及边界条件。方法:采用歧视知觉量表、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手机依赖自评问卷和追求成功动机问卷对6所中职学校总共1117名学生调查。结果:(1)歧视知觉显著正向预测其自杀意念。(2)手机依赖在歧视知觉与自杀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量为0.30)。(3)追求成功动机在中介路径的后半段“手机依赖→自杀意念”中起调节作用;在高追求成功动机条件下,手机依赖水平显著预测自杀意念,而在低追求成功动机条件下,预测效应则不显著。结论:歧视知觉通过手机依赖作用于自杀意念,追求成功的动机对手机依赖的中介作用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即高追求成功动机明显强化了手机依赖对自杀意念的预测作用。

  • 侨批档案保护开发的广东经验及提升路径研究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8-23 合作期刊: 《档案学刊》

    摘要:侨批档案作为不可再生的中华优秀文化资源,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文章结合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系统总结广东在侨批档案保护开发方面的成功经验,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一步增强对侨批档案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结合文化强国战略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背景,深刻理解保护开发利用好侨批档案对于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价值和意义,从侨批档案价值挖掘、学术研究、数据化管理、国际传播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侨批档案保护开发的路径和策略。

  • “一带一路”职业教育战略联盟运行何以优化——基于嵌入性视角的分析

    分类: 教育学 >> 比较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3-14 合作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摘要:“一带一路”职业教育战略联盟作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载体,对促进共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嵌入性视角,从制度脱嵌、结构脱嵌、关系脱嵌、认知脱嵌剖析“一带一路”职业教育战略联盟运行机制,发现其存在顶层设计不够完善、与“一带一路”建设耦合度低、联盟主体互动深度不足、联盟成员组织认同感不强等问题。为促进“一带一路”职业教育战略联盟的长效运行,应从完善联盟制度、聚合联盟资源、巩固联盟关系和共筑联盟文化方面努力,持续提高其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耦合度,拓展联盟成员的合作深度,增强联盟组织的认同,提高“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从而更好地助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

  • 中职学生手机成瘾:潜在类型、鉴定标准以及核心激活症状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1-13

    摘要:中职学生手机成瘾常被视为中等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顽瘴痼疾”。为探究中职学生手机成瘾的潜在类型、鉴定标准以及核心激活症状,采用方便抽样法,从7所中职学校选取2669名学生,采用简版问题性手机使用量表对其实施调查。借助潜在剖面分析技术、ROC分析技术以及网络分析技术,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中职学生手机成瘾可划分为2类:正常型(31.5%)与风险型(68.5%);(2)鉴定为“风险型”的最佳截断值为25(量表总分大于25),66.82%的中职学生存在手机成瘾风险;(3)基于鉴定为“风险型”被试的数据,在正则化偏相关网络中,“SA09”节点(对应症状为“失去控制”)的强度中心性最大,“SA04”节点(对应症状为“戒断反应”)次之,即“风险型”中职学生的手机成瘾核心症状为“失去控制”与“戒断反应”,而在贝叶斯网络中,“SA09”节点与“SA04”节点的优先级并列最高,即“失去控制”与“戒断反应”是手机成瘾的核心激活症状。基于此,要“营造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大规模筛查并多方验证”、“以培育自我控制能力为重心”以及“以人性化为抓手”,以充分发挥家校共育的联合作用。

  • 家庭仪式对中职学生希望的影响:基于网络分析方法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2-16

    摘要:一直以来,希望都是驱动中职学生积极成长的核心“内燃机”。为探究家庭仪式对中职学生希望的影响,识别影响希望的核心家庭仪式,采用方便抽样法,从4所中职学校选取1634名学生,采用中文版家庭仪式问卷与中文版儿童希望量表对其实施调查。结果发现:第一,家庭仪式显著正向预测中职学生希望;第二,在“家庭仪式”社区中,“年度庆典”节点的桥接预期影响最大,“周末活动”节点次之,即年度庆典与周末活动是影响中职学生希望的核心家庭仪式;第三,纳入年龄作为控制变量后,家庭仪式-希望网络同时具有跨性别与跨家庭结构的一致性;第四,年龄与中职学生希望显著正相关;第五,男生的希望、动力思维以及路径思维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女生。基于此,要“弘扬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仪式”、“践行核心中华优秀传统仪式”、“以自我效能为牵动,以未来目标为导向”以及“突破性别差异定势”,以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稳固三角的联合作用。

  • 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表征及原生影响因素权重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07-25

    摘要:“幸福”与“建设”息息相关。作为“技能中国”与“制造中国”的潜在建设群体,中职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需持久高度关注。调查并分析了广东省5所中职学校共1823名学生的幸福感现状、原生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权重,结果表明:第一,“性别”“是否住校”“年级”“有无留守经历”主效应显著,即男生比女生、住校生比住家生、一年级学生比二年级学生、无留守经历学生比有留守经历学生更容易感知幸福。第二,“过往留守时长”与幸福感显著负相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幸福感显著正相关。第三,家庭结构与时间因素更多地影响幸福感,但家庭功能的影响权重最大;在家庭功能中,“父亲受教育程度”与“母亲职业类型”又对幸福感起决定作用。基于此建议:一是开展学校团辅以疗愈过往留守的“时间之殇”,二是开展“家长课堂”以完善教育教养观念,三是开展以“情绪体验与情感反馈”为辅助的家校合作模式。

  • 中国文化产业对外直接投资:事实特征、风险挑战与应对策略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发布时间: 2025-04-22 合作期刊: 《理论月刊》

    摘要:文化产业“走出去”是传播中国文化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对外直接投资是文化产业“走出去”的主要方式。分析中国文化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事实特征发现:中国文化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趋势呈现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文化产业对外直接投资比重较低,海外并购节奏有所放缓,中国文化产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流向美国。与此同时,复杂的国际环境冲击、文化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基础较为薄弱、文化产业跨国并购比重较低、文化产业对外投资与产业发展阶段存在错位是我国文化产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应对上述挑战,应立足国内市场,以国内市场带动国外市场发展;将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开辟文化产业对外投资新发展空间;逐步提高文化产业跨国并购比重;适度放宽外资准入和稳定文化产业资本流出。

  • 从群体共识到集体共情:旅游价值作用下民族村寨族群认同感凝聚的路径研究

    分类: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旅游价值是重塑民族文化自信、凝聚族群认同感的重要激发因素。本文针对贵州千户苗寨旅游发展实践,应用软式阶梯访谈,递进式探索旅游价值作用下民族村寨族群认同感从唤醒到凝聚的动态路径。研究发现:族群意识的唤醒得益于价值共识、价值保全、价值再生与价值联动的动态激活;旅游价值激活下族群认同感逐渐建构,聚焦于特异积极化、社会归因与主体间整体化的自我范畴化;自我范畴化加强了族群 互依,通过将院落结构编织为聚落体系,弱化群内偏差,强化集体有机团结;集体有机团结语境下地方感纽带得以再造,凝聚集体情感并施行为共有家园的守护责任,体现了利益、观念与情感多重嵌套下族群意识再范畴化的命运共同体构建逻辑。研究从学理上解明旅游价值构建族群认同感的理论联结,也为民族乡村族群意识“自下而上”克服群体偏差、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补充。

  • 关系嵌入、动态能力与合作社竞争优势 ——基于粤省286家合作社样本的实证研究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1-03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复杂动态的环境下,合作社能否维持自身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嵌入的关系网络质量及应对环境的动态能力。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以粤省286家合作社为研究样本,探究关系嵌入、动态能力与合作社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亲缘和业缘关系嵌入都能显著提升合作社竞争优势,但相较于亲缘关系嵌入,业缘关系嵌入的提升效应更强;不同动态能力在关系嵌入与竞争优势间发挥异质性的中介作用。具体而言,亲缘关系嵌入通过提升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增强合作社竞争优势,而业缘关系嵌入则通过提高获取能力和学习能力来增进竞争优势;动态能力在亲缘关系嵌入与竞争优势间、业缘关系嵌入与竞争优势间的中介效应均受到环境动态性的负向调节,中介效应在环境动态性水平低时更为显著。因此,合作社应在外部环境较稳定时积极培育内外部关系网络,依据关系嵌入情境相机构建动态能力,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 NFT数字艺术品交易的著作权侵权及规制

    分类: 法学 >> 民商法学 发布时间: 2024-09-13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NFT数字艺术品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交易十分火爆,但其中铸造者、购买者和NFT交易平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侵权风险。NFT数字艺术品实现交易流通的底层逻辑在于区块链加智能合约的组合。对于NFT数字艺术品的法律定性,“物权说”“债权说”“加密数字凭证说”等学说各行其道,但“物权说”无法对“物权法定”的基本原则进行解释,“债权说”过度关注智能合约在NFT数字艺术品交易过程发挥的“合同”作用,忽视了持有者获得的是一项财产性权益,而“加密数字凭证说”难以涵摄NFT数字艺术品价值性和可交易性的基本属性。NFT数字艺术品无法满足独创性的要求,故非《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因而应当被认定为网络虚拟财产由于NFT数字艺术品铸造及交易便利且侵权成本低,加之“避风港"规则的失灵,铸造者在铸造以及后续交易中可能因未获取原艺术品著作权人授权许可而侵犯其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购买者也会因购买侵权NFT后在平台上展示而涉嫌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而交易平台则可能因未尽到必要的注意义务而承担帮助侵权责任。要改善NFT数字艺术品交易领域的著作权侵权乱象,需要从不同角度出发,构建侵权监测和侵权举报系统,做好内容监管;以注意义务限制“避风港”规则的滥用,促进交易合规:完善NFT数字艺术品著作权侵权的教济路径,避免损失扩大。

  • 时间流逝监控:挽留青春的认知驱力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09-18

    摘要:精神时代,“自我时间”愈发珍重。作为易流逝并不可逆的稀缺资源,时间在中文语境下,常被赋予“宿命色彩”。面对时间流逝: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变失控为可控?这是关切成长与幸福的终极课题。根据元认知监控理论,构建了新概念——时间流逝监控(time lapse monitoring, TLM)。结合访谈结果编制了《时间流逝监控问卷》,对5642 名大学生的问卷测评结果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信度分析与效度分析。数据驱动的结果表明:时间流逝监控包含意义感、主动性、效能感和广泛度四个维度。自编问卷信效度良好,可作为测评时间流逝监控水平或开展纵向追踪研究的标准化工具。此外,时间流逝监控与时间流逝感、时间流逝体验、学习投入、生命意义感呈正相关,与睡眠拖延、一般拖延呈负相关。总之,倡导青年学生监控时间流逝,具有生命历程与教育发展意义。

  • 中职学生未来目标发展研究:基于半年的追踪调查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07-15

    摘要:未来目标是中职学生自我成长与生命脱变的蒙正肇始。对764名中职学生未来目标开展半年的追踪调查,结果表明:第一,未来目标总分及各子目标得分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普遍增长。第二,使用潜在剖面分析技术发现,可将未来目标划分为两类特质,即“C1中外部——中偏上内部目标”和“C2中偏上外部——高内部目标”;该二分类在T1和T2时间节点均成立。第三,使用潜在转变分析技术发现,随着时间推移,C2组更稳定,C1组更具转变性。即相对于C2组变为C1组,C1组更易转变为C2组。第四,男生、年龄越大,越容易从C1组转变为C2组;而城镇户籍、家庭子女数量越多、留守时间越长、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越容易保留在C1组。鉴于中职学生之于“职业教育”与“技能强国”的重要性,建议:第一,可开展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未来结合的创新、实践型“未来目标-思政教育”,以促进中职学生的学习投入与思政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第二,可倡导中职学生在实践互动中平衡内部与外部目标。第三,可向家长普及“家庭结构与家庭功能”的教育发展意义,以此助推中职学生未来目标类型的优质转变。

  • 内外兼修:中职学生与普高学生未来目标比较研究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4-07-11

    摘要:中职学生与普高学生积极心理的横向比较,有助于增进对两类学生的全面了解,也将助力于“职普融通”相关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作为青少年积极心理的典型代表,“未来目标”是亟待打开的比较窗口。调查了1192名中职学生与1049名普高学生的未来目标现状及特质类型,结果发现:第一,两类学生未来目标总分无显著差异。第二,中职学生外部目标得分显著高于普高学生;普高学生内部目标得分显著高于中职学生。第三,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 LPA)表明,中职学生存在两类目标特质或人群类型,即“C1中外部——中内部目标”(45.05%)与“C2高外部——高内部目标”(55.95%),普高学生也存在两类目标特质,即“T1低外部——中内部目标”(25.93%)与“T2中外部——高内部目标”(74.07%)。总体而言,中职学生存在内部、外部目标“并驾齐驱”的样态,而普高学生则有“轻外重内”的趋势。未来在关注两类学生未来目标发生发展机制的同时,也需强调在互联互通的实践互动中,积极调适与有效提升。

  • 国有股权参与能否促进民营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近些年越来越多的行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进行绿色战略转型,特别是重污染行业,其绿色技术创新直接关系到我国企业能否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本文选取2008~2020年重污染行业中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利用Tobit模型研究国有股权参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研究表明:国有股权参与能够促进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国有股权参与能够通过优化企业外部资源配置、改善内部治理结构来提高企业创新意愿,从而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异质性研究发现,企业所在地区差异、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差异均会影响国有股权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 进口规模扩大可以增强国际粮食价格传导效应吗?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29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为研究进口规模与国际粮食价格传导效应关系以及政府行为的影响,选取2005 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国内外玉米价格周度数据,利用时间序列相关模型分析不同进口规模下国际玉米价格对中国玉米价格的传导效应的差异,并实证检验政策干预对上述传导效应差异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不管是均值层面还是波动层面,中国玉米进口规模较小的时期,国际玉米价格对中国玉米价格的传导效应均强于中国玉米进口规模较大的时期。进一步实证检验发现,中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降低了国际玉米价格对中国玉米价格的影响力。实施“市场化收购十补贴”政策后,由于中国玉米进口量占国内玉米总供给比重相对较低,中国玉米价格更多是受国内供求因素的影响,样本期国际玉米价格对中国玉米价格的影响仍较弱。在粮食进口规模不断扩大及国内粮食市场化定价改革深化过程中,中国应建立健全粮食市场风险防控体系,规避国际粮食市场剧烈波动对中国粮食市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