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4-22
摘要:自辛泰《稼軒集钞存》和梁超、梁動《稼軒疏證》之後,辛疾的校勘、笺注等研究依然存在颇多空缺、之處。由於辛疾的四卷、十二卷等南宋稿本、寫本、刻本等底本未存,本文遵循陳垣的對校、本校、他校、理校之法,持存真、校、勘误的原则,以存词最多、選精當、文较優的元代大德三年《稼軒長短句》十二卷刻本爲主要底本,以明代吴、紫芝漫抄、毛普《稼軒》四卷抄本為次要底本,以初始收錄辛疾其他作的南宋《清波别志》《草堂詩餘》《中興以來妙词選》、明代《詩渊》《永樂大典》和清代辛泰《稼軒集钞存》等爲補充底本,亚舆自南宋至清末復刻、收錄、引用、校勘、笺注辛疾的集、選、類書、筆記、話、方志等古籍以及當代廣銘、陳允吉、徐漢明、朱德才、辛更儒、吴企明等人著述逐一比對、校勘,辨析書優劣,集成前人成果,謹慎校改辛疾词底本存在脱衍倒而廣銘、辛更儒、吴企明等人未予校改者,先給出如“之祖季思”為“高祖彦思”、“奚如”爲“奚知”、“”為“龍”、“横”為“握”、“黄白酒”爲“黄白日”、“龍團試水”為“團龍試碾”、“不自”爲“自不”、“如何耳”為“何如耳”、“長俊”為“長備”、“遗敲”為“遗敲”、“目燮”為“眉”、“白翻香”為“自翻香”、“减破”爲“减被”等九十九则校勘記。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典文献学 分类: 世界汉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世界汉学》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摘要:职业本科高层次教师人才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身兼“知识生产者”“技术传播者”和“工匠之师”多重身份。基于历史逻辑、价值逻辑和发展逻辑,剖析职业本科高层次教师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并重点揭示其在队伍建设、科技创新和机制配套方面面临的现实困境,具体表现为能力不足与量质结构性失衡、产研协同浅层化与成果转化低效、人才引培用评制度体系割裂等问题。针对上述挑战,提出实践路径:一是立柱架梁,多层次多维度改革创新打造大国工匠创新之师;二是协同创新,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突破超现实壁垒;三是国际合作,提升职教开放水平加快建成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3-20
摘要:宋代大大小小的诗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宋代诗歌,但众多小诗人因文学地位不高、历史文献短缺等因素,学界对于他们的研究相当不足。张良臣北宋末年随父自开封拱州南渡,辗转多地,寓居明州鄞县小溪,少以流寓名荐,隆兴元年方进士及第,两仕都城即任两浙西路常平司、太府寺左藏库属官,著《雪窗集》十卷,亦有小集《雪窗小稿》《卧云楼诗》,诗风清新恬淡,为南宋前期知名诗人,其弟张尧臣字以道、子张畤字居卿亦有诗名,交游颇广,然国内外至今未有专文研究,《全宋诗》《全宋词》等所载亦有舛误。本文充分利用国内外相关文献,全面考证了张良臣及张尧臣、张畤等人的里贯、生平、行年、仕宦、诗文、交游等生平事迹,初步廓清了张良臣诗歌的内容和风格、及其与江西诗派、江湖诗派之间关系等问题。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3-20
摘要:自辛啟泰《稼軒集鈔存》和梁啟超、梁啟勳《稼軒詞疏證》出版之後,經王國維、吳梅、顧隨、任半塘、夏承燾、王力、唐圭璋、龍榆生、詹安泰、繆鉞、趙萬里、鄭騫、沈祖棻、傅庚生、鄧廣銘、陳允吉、陶今雁、周篤文、辛更儒、吳企明、王兆鵬、鍾振振等學人推進,辛棄疾詞的校勘、箋注似乎賸義無多。然而,在辛棄疾詞校勘的底本和校本,辛棄疾詞箋注的體例和範圍、規範和質量等方面,似乎都還存在着有待全面、認真解決的問題。由於辛棄疾詞的四卷、十二卷等南宋稿本、寫本、刻本等底本未存,本書在全面檢索、借鑒古代詞話詞評和近現代國內外研究文獻的基礎上,遵循古今學者特別是乾嘉學派和王國維、陳垣、陳寅恪、程千帆、傅璇琮等人提倡的古代文史研究方法,以及陳垣的對校、本校、他校、理校之法和陳寅恪的古典、今典之分,堅持存真、校異、勘誤的校勘原則,又借鑒其他學科的研究經驗,以存詞最多、選詞精當、文辭較優的元代大德三年廣信書院《稼軒長短句》十二卷刻本爲主要底本,以明代吳訥、毛晉《稼軒詞》四卷抄本和紫芝漫抄《稼軒詞》四卷抄本丙集爲次要底本,以收錄辛棄疾其他詞作的南宋《清波別志》《中興以來絕妙詞選》《草堂詩餘》《陽春白雪》《絕妙好詞》、明代《詩淵》《永樂大典》和清代辛啟泰《稼軒集鈔存》等爲補充底本的辛棄疾詞校勘的多元、差序的底本體系,並與自南宋至清末復刻、收録、引用、校勘、箋注辛棄疾詞的詞集、詞選、類書、筆記、詞話、方志等古籍以及鄧廣銘、辛更儒、吳企明等人著述逐一比對、校勘,辨析諸書優劣,集成前人成果,謹慎校改辛棄疾詞底本二百六十餘處,認真考證辛棄疾詞作中的一百二十多人事迹,全面修訂辛棄疾詞的注釋及其書證,嘗試給出辛棄疾詞的後出轉精的完備校勘本和系統箋注本。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3-10
摘要:县域是中国反贫困的主阵地,中国2020年后扶贫政策转型又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关联,因此小康县域的贫困问题理应得到更多的研究。通过运用AF方法分析了D县刚刚进入小康社会时的多维贫困表现(多维贫困发生率、多维贫困指数、各指标贡献率及其市-镇-乡差异),并据此就小康县域的反贫困政策设计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分期制定多维贫困标准,二是基于县域内统一的多维贫困标准来制定相应的反贫困政策,但在具体的政策设计上偏重于解决农村家庭多维贫困问题,三是在制定反贫困政策是考虑不同贫困指标对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率,优先考虑能够实现更高政策效率的贫困指标。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发布时间: 2025-02-26
摘要:通过建立军民协同合作管理服务体系、社会参与立法机制及严密的法律保障体系、行政系统的内部劳动力市场安置机制、基于个性化职业规划及市场需求的职业发展服务体系、向公民社会保障体系平稳过渡的保障机制、残疾退役军人特别支持体系、专业的社会服务体系以及申诉制度,德国构建了覆盖退役军人职业生涯全周期的、结构完整、功能健全的退役军人保障体系。该体系全面落实了三项构建策略,即国家合理干预下军民协同参与、以职业融入促社会融入和全周期保障兼顾特殊优待,因而有效地解决了现代退役军人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的三个基本问题,即国家补偿的尺度问题、退役军人(再)就业难问题和军队与平民劳动力市场竞争人才力度问题。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1-20 合作期刊: 《当代职业教育》
摘要:职业教育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重要支撑,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是赋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具体行动。行动者网络理论中行动者的多元异质性和网络的复杂性,与市域产教联合体物理空间的市域性、建设主体的多元性、职业教育的跨界性、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规律性相契合。通过主体解构发现:组织与个体范畴的人类行动者发挥推动与执行功能,物质与意识范畴的非人类行动者发挥环境塑造功能,各行动者的密切协作与深度互动构建了复杂的行动者网络。市域产教联合体赋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也是行动转译的过程:在问题呈现阶段,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作为“强制通行点”;在利益赋予阶段,构建利益共享与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在招募阶段,吸引行动者加入市域产教联合体人才培养实践;在动员阶段,为行动者参与市域产教联合体人才培养实践提供保障。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应立足经济、教育、文化和治理等行动维度,统筹发挥各行动者功能,增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经济贡献力,提升其内在驱动力,塑造其文化浸润力,凝聚其社会协同力。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1-08 合作期刊: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摘要:我国基础教育学校治理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成为制约基础教育发展的短板。推进基础教育学校治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创新驱动基础教育学校治理革新、以协调推进基础教育学校治理整体全面发展、以绿色理念引领基础教育学校治理健康持续发展、以开放拓展基础教育学校治理优质资源、以共享保障基础教育学校治理的公平正义,从而满足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分类: 法学 >> 诉讼法学 发布时间: 2024-12-26 合作期刊: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专门矫治教育与其他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措施之间存在非相称性问题。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相称性原则和个别化原则为指导,分级干预措施的选择需考察行为因素和行为人因素,综合评估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和矫治的必要性。解决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措施的非相称性问题,首先应明确专门矫治教育的保护处分性质与惩罚色彩,通过合理解释“在必要的时候”以明晰适用条件,并完善准司法化的适用程序。最后从检察提前介入促成侦查阶段转处,精细化设置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考察和拓宽缓刑与假释犯的非刑罚化路径三个方面,构建专门矫治教育与刑事处遇措施的转处机制,推动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体系的进一步优化。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发布时间: 2024-12-20 合作期刊: 《课程·教材·教法》
摘要:2022年3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了义务教育语文统编教材修订工作。本次教材修订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守正创新,稳中求进;稳是基础,进是目标”的总体原则,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渗透课程标准新理念。新修教材在育人功能、框架结构的整体性设计、学习任务群的系统落实、各册教材的进阶性和衔接性、选文文本及注释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容量的适宜性,以及图文之间的适配性等诸多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当代语文教材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1-23
摘要: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主要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数字化社会的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成为实现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和应对数字时代人才需求的关键手段。2019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快推动智慧教育,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启动,旨在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提供优质、开放、共享的教育资源和智慧化教学服务。基于此,对中等职业学校师生使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问卷调查发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赋能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一是学生使用平台的技术能力不足、资源不匹配、适应性差。二是教师的平台教学硬件设备不足、软件资源匮乏、技术能力弱。三是平台教学师生互动性不足、缺乏真实感、资源质量不高。为此,为了有效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优化中职学生技术能力与平台资源建设,提升中职教育硬件资源与教师数字素养,增强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互动与技术创新。从而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促进产业升级、提升人才素质,为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和保障。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1-23
摘要:教育家精神是在推动教育综合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与教育强国目标的背景下提出的,旨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教育情怀,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核心追求。其中,农村教育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环节,那么,农村教师就是推动这一环节的主力军。在农村教师队伍中吹响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冲锋号,有利于早日实现教育现代化与教育强国建设的目标。是绘制这一蓝图的一笔重彩。然而,当前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仍存在教师发展中的话语权缺失、教师政策的多重执行低效、教师老龄化和结构性缺编、尊师重教的文化观念弱化、以及失业与择业的不期而遇等问题,影响了教育家精神的弘扬。为了在农村教师队伍中激发出教育家精神的新活力,需要践行弘道追求、弘扬仁爱之心、培养躬耕态度、提升育人智慧、培育道德情操、强化理想信念,从而为教育家精神赋能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明晰的发展路径。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1-23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必将成为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的关键环节。农村教师作为农村教育的主力军,其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村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现。然而,当前我国农村教师培训过程中仍存在失范、失礼、失真、失责、失效的培训规划流程、培训教师个体、培训教师选派、培训组织管理、培训监督评价等问题,影响了培训效果。规范、提升、构建、深化、创新我国农村教师培训效能的精准性、质量的实效性、体系的公效性、改革的系统性、监评的标准性,不仅有助于增强农村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育能力,还对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实现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 法学 >> 刑法学 发布时间: 2024-11-21 合作期刊: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对单位实施纯正自然人犯罪行为的处理,在理论界和实务界中存在不同的观点。形式理性强调处罚合法性与罪刑法定主义的坚守,实质理性则重视处罚合理性与法益保护原则的贯彻。争议焦点在于实施单位行为的单位成员能否绕过单位直接对单位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单位,单位成员是单位的组成部分。单位成员具有自然人属性和单位成员属性。当且仅当某自然人基于其单位成员属性为单位利益实施某行为时,该行为及其后果才可归于单位。对自然人属性与单位成员属性的区分应当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入手。当某人基于自然人属性利用单位实施纯正自然人犯罪行为时,应当根据间接正犯理论直接追究其刑事责任,单位不承担刑事责任;当某人基于单位成员属性为单位利益实施纯正自然人犯罪行为时,则不能追究单位和单位成员的刑事责任。
分类: 历史学 发布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
摘要:侯外庐先生是享誉中外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家,他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民族化 (中国化),以社会史与思想史结合研究的治史路径,创立了思想史研究的中国学派———侯外庐学派。他强调 “在严格要求下”从事科学研究,树立严谨学风和求实精神;他关注史学发展中新的生长点,显示出一个学者不懈追求的品质和卓见。他尊重过往、把握当下、关注未来,形成了独特的史学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影响巨大、意义深远。侯外庐先生的史学思想遗产对于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特别是建构中国史学自主的知识体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