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哲学 >> 外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4-09-24
摘要: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独创性地区分了有意义、无意义与非意义。命题的意义指向事实,因此象箭一样是有目标的。维特根斯坦特别强调,假命题也是有意义的。而重言式和矛盾式是无意义的,与事实无关,但不是非意义的,因此重言式和矛盾式属于命题系统,就象数学中的0属于算术系统一样。非意义是指根本上不属于命题系统的东西,因此,无所谓有意义的还是无意义的。
分类: 哲学 >> 逻辑学 发布时间: 2025-01-13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关于何为意义最小载体的争论由来已久,迄今众说纷纭,比如词素说、语词说、语句说乃至整个科学说;而且,相关争论仍在持续发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跨界争论、论题不对、研究模式大相径庭,以及关于意义实体是否存在的错误假设,等等。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设定和遵循目的原则和语境原则,建立表达—反馈—确证机制尝试消解。一旦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关于何为意义最小载体的争论自然会达成共识。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认知离不开命名,阐释也同样离不开命名。命名既是认识的基本方式,也是阐释的基本方式。 对实存之物的命名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开始,对意义的命名则是一切阐释行为的开始。意义不同于文本的字面 含义,不能一望而知,需要透过文本符号意义才可以使之显现。意义不是文本固有的,也不是接受者赋予的, 它是文本符号意义和接受者的理解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结果的呈现方式便是命名。命名是意义的显现,命 名使意义成为意义。在文学阐释中,除了意义之外还有意味或意蕴,对意味或意蕴的命名是较之对意义的命 名更为复杂的事情,往往是一种文学理论的核心任务。
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发布时间: 2024-09-09
摘要:“梭形S纹”是东周时期分布较广的一种纹饰,被引入巴蜀符号系统后,由纹饰转变为符号,成为巴蜀符号系统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梭形S纹”演变逻辑的追溯,确认其应为龙纹的简形。尝试以龙的意涵对其与手心纹、栅栏纹等多种符号的组合意义进行试析。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2-08
摘要:徐福是中日韩三国人民几乎家喻户晓的传奇色彩很浓的历史人物。徐福研究已经成为中日韩三国民间的一种文化现象。面向未来,追本溯源,进行徐福研究的现实意义分析非常必要。徐福研究是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动力,通过徐福研究可以寻求徐福东渡的精神资源,徐福研究是促进旅游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载体,徐福研究是推动东亚友好的重要力量,徐福研究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平台。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23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知识持续性是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组织内不同代员工间的垂直型知识转移是实现知识持续性的关键。因而研究组织中年长员工(俗称老员工)参与代际知识转移的意愿变得很有意义。文章从社会情绪选择理论视角分析了人生意义的两个子构念(人生意义的追寻,人生意义的存在)与处在不同人生发展阶段(成年中期阶段,成年后期阶段)年长员工的代际知识转移意愿关系的差异。采用SmartPLS2.0对收集到的121份样本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人生意义的存在”与成年中期阶段和后期阶段员工的代际知识转移意愿都显著正相关,但与成年后期阶段员工的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相关性更强;“人生意义的追寻”与成年后期阶段员工的代际知识转移意愿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但与成年中期阶段员工的代际知识转移意愿显著正相关。研究结论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现有代际知识转移的研究内容,并拓展传承理论内涵;同时还能够为组织知识的代际传承工作提供实践启示。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自然物质属于诠释学意义上的广义“文本”,即物质文本。与一般文本不同,物质文本没有语言、文字等符号,物质的属性是物质文本的内容。物质本身是由元素按一定关系所形成的开放系统。在科学理解自然物质的一般过程中,科学家需要根据已有的理论、信息进行测算去理解物质的属性,理解的属性是否正确最终由后续的应用、实验进行验证。物质诠释需要三个要素:一是科学家的能力,二是可理解的科学理论,三是可利用的技术(实验仪器)。因此,物质诠释是主体创造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在自然诠释学中“诠释”(Interpretation)的基本含义可从词义上的“说明”(Erklärung)与“解释”(Auslegung)升级为哲学上的“说明”(Erklärung)与“阐释”(Auslegung)。物质诠释是阐释与说明相互交替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既是对物质是什么的诠释,也是对物质文本意义的揭示,因此,物质诠释与意义筹划是相统一的。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印刷术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印刷术也在不断发生着演进和革新,从"木活字印刷"到古登堡的"铅活字印刷",再到现代"激光照排"。从热排到冷排的技术革命,印刷术在不断地适应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当中相继转变,而人类文明也在印刷术的革新过程当中渐渐改变着自身物质和精神的轨迹,这种基于传统规范当中的实验性延展是一个非常值得梳理的文化现象。由此出发,本文以四川美术学院的"木活字印刷"课程为实践参照,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循迹索源,因势利导,深层次探讨"木活字印刷术"在美术学院教学中存在的意义以及衍生思考。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发布时间: 2025-01-05 合作期刊: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摘要:黎族乐舞文化内涵丰富,民族特色鲜明,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及文化存续的现实意义。其当代价值表现为中华民族文化创新的本源价值、乡村振兴的文化助力价值、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价值及教育教学开发的资源价值多个方面。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黎族乐舞文化在当代发展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一体多元”特色意义、黎族族群发展与融合的历史意义、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交流融合意义,以及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意义。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4-21 合作期刊: 《中国韵文学刊》
摘要:谪黄是苏轼人生政治挫折的第一站。这一时期的词人因复杂、矛盾的心态内涵而引人注目。“惊弓之鸟”的心态,使他咀嚼、自省苦境。天生形成的名士气质,又在一定程度上调整词人内心,逞才、竞技、欣赏妓女,都是他独一无二的自我安慰方式。通过建立谨慎、老练的人际社交,积郁心中难以诉说的痛苦亦得到部分排解。至于学陶的自我宣言,则是作为罪犯身份的词人在这一特殊时期的自我安抚。东坡学陶与陶渊明的思想本身,存在一定偏差。黄州词以“独存”“寄寓”的快乐姿态游戏人生,反映东坡超越苦难的人生哲学,影响后世深远。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8-0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意义阐释作为意义再生产的核心,与红色档案记忆再生产有着天然的逻辑关联,具有把红色档案记忆“重 新现实化”、积聚释放红色记忆能量、推动红色档案经典化的时代价值。文章从政治、历史、思想、教育与文化五个维度 分析红色档案记忆再生产中的意义阐释,并从抓准核心意义,合理规划布局;争取多维展现,增强阐释表现力;坚持持续 性阐释,巩固延长成效三个方面提出加强红色档案记忆再生产中意义阐释的实现路径。
分类: 教育学 >> 学前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4-25 合作期刊: 《江苏教育研究》
摘要:常规教育是幼儿熟悉并习惯一日生活的重要抓手,教师在常规教育的“自由”与“规训”向度上常常陷入二元对立的尴尬局面。幼儿在理解常规指令的过程中,会基于同伴群体文化进行二次加工,默契地形成与遵守一些教师常常不知晓或采取默许态度的“潜隐规则”。常规教育在顺应幼儿心理演化机制的基础上,应体现尊重并理解幼儿“需求性”“参与性”“差异性”,优化彰显“主体参与”“成长关怀”“深度理解”的活动路径,从而形成师幼高质量互动的意义空间。
分类: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浙江学刊》
摘要:熊彼特将财政史视为财政社会学的主题,并提出了财政史的症候意义与原因意义。蒂利的战争中心论与凯泽的委托—代理理论主要基于在高强度、大规模、频繁的战争压力下欧洲各国特别是在近代早期的国家构建史。这两种理论将财政史的症候意义和原因意义都视为决定于制度与结构特征。过程论则将财政史的本质视为多种多样的行动主体与制度、结构反复互动并对外开放的社会行动过程,不再将财政史的意义视为决定于制度与结构特征,为提倡将财政史的两种意义并重的新财政社会学构建了理论基础。过程论视角下的新财政社会学关注行动中的矛盾、行动者的能动性、财政过程与其他社会行动过程的互动,由此激发出发现财政史中“被异端化”的行为、财政史中未被满足的利益诉求、财政史中“被非法化”的文化观念、财政史中的能动性及超越财政过程的想象力。引入过程论的新财政社会学有助于将历史与未来从结构决定论的禁锢中解放出来。
分类: 法学 >> 民商法学 发布时间: 2025-04-26
摘要:董事在协助和执行减资决议过程中的不当行为,特别是对公司未通知债权人即办理减资的无视或放任,可能为债权人带来利益受损的风险。考察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衡量理论、权利边界理论并通过实证分析可见,公司减资董事理应对“通知债权人”负有注意义务。董事注意义务具有附随义务性质,并以诚实信用原则为其价值底色,具体包括对公司准确适用通知方式和程序作出提示/指令的作为义务和未经合法通知不得协助变更登记的不作为义务。董事违反注意义务的归责标准的构建应当考察过错因素、奉行行为主义并采用合理标准。
分类: 历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浙江学刊》
摘要:中国古代国号兼具历史特征与政治属性,是时间脉络与政治权力互动交织的产物。其既在历史演进中彰显延续性与多样性、因袭性与稳定性、指代性与功能性等特征,又呈现政权发展消亡历程、深受政治权力影响、蕴含丰富政治意义,体现政治权力逻辑。在政治合法性建构中,国号反映出统治者攀附血缘和地缘制造正统身份、依托谶纬和宗教隐喻天命转移、承接礼制和德性宣示王道赓续。在维护政治统治时,国号可以被用于整合族际关系缓和民族矛盾、统合集团关系化解权力离散。此外,国号能够寄寓政治理想、传递政治理念,为推动政治秩序演进提供方向引导和价值支撑。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2-11
摘要:贫农团是川陕苏区中共进行革命动员时依靠的中坚力量,它在动员组织民众、密切党群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革命动员过程中,贫农团呼吁农民参与土地革命斗争,满足农民基本生活需要;唤醒农民阶级觉悟,保障农民政治权益;号召农民参军作战,保卫革命胜利果实。方式多样的宣传动员增强了对党和政府的政治认同,激发了农民的革命斗争热情,为苏区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分类: 哲学 >> 外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4-10-23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符号现象学的形成源自皮尔斯的符号思想理论体系。皮尔斯对现象问题的思考不仅奠定了符号学理论的基础,而且也为当今哲学符号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皮尔斯在其现象学手稿中清晰地论证了三种普遍范畴的存在方式与特性,以及三种范畴与人类意识活动之相互关系,这为探究文学艺术中日益凸显的意义与意识问题提供了理论资源。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09-30
摘要:朱德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兼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为我党纪律检查工作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领导纪律检查工作的主要特点有:建好纪检队伍、提高思想认识、保中心谋大局、严肃慎重办案、善于总结工作和处处以身作则。他从事纪检工作的经验启示我们,在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必须始终做到:坚定理想信念、领导以身作则、有铁一样的纪律、严格依法办案、坚定不移反腐败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保障我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带领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现代化国家建设中不断取得新辉煌。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汉语言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
摘要: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以外来语入诗的创作现象,古已有之。及至近代,随着中外文化接触的日益频繁,不少诗人将英语音译词和日语汉字词植入旧体诗中,并往往采取自注形式加以解释。近代中国外来语入诗现象主要集中于以竹枝词为代表的古体诗,岭南和上海是其最活跃的创作地域。就跨文化视角而言,外来语入诗具有独特的诗学意义,它的出现不仅带来了新的思想文化,标志着一种新的诗学观念诞生,而且拓展了诗歌题材,具有建构异国形象的功能;同时促进了中国诗歌从旧到新的变化,对新诗创作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5-01-13
摘要:抗战时期,中共在推进根据地读报下乡之余,也面临如何使乡下读报的政治功能与根据地群众生产生活、阅读习惯、情感价值的融合问题。鉴于彼时群众读报能力不足,读报主动性、自觉性缺乏,且对下乡读报意义的体会颇为浅显,党中央着力改造读报下乡工作,使之有效嵌入根据地乡村社会,涵养根据地群众对读报下乡意义的体悟,有效填补政治文件、法律政令的刚性与根据地群众对其柔性意义理解的间隙。本文从根据地群众对读报下乡意义理解的困境入手,考察中共对根据地读报下乡与乡下读报的改造和意义赋予,以及乡下读报意义的生成,以期揭示读报下乡与中共政治动员、政治认同、政治互动的意义勾连。